首页 / 养生 /

【www.sh-dupont.com--养生】

文章来源:罗大伦/罗大伦频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Sgw5MRsZF4omoDvFSIZD6g

夏天到了,今年湿气很重,很多地方都发了大水,所以,大家可以想象的,湿热交蒸。就连平时干爽的东北,前些天也是湿闷不堪,我觉得只要一动弹,就是一身汗。在湿气这么重的情况下,很多朋友感觉身体有各种不舒服。而除了湿热,有些朋友开空调冷气睡觉,外面湿气很重,加上空调冷风,所以,又有寒湿为患,最近很多人咨询外感的,基本都是这个原因。

Q:那么,在这样的湿气重的夏天里,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湿气重”的问题。

我这些天给大家咨询,发现有的朋友即使感冒了,也没有意识到这和湿气有关。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外面的天气情况至关重要,只要是雾蒙蒙的,经常下雨的,空气潮湿的天气,如果生病了,就要思考,有没有湿气这个致病因素在捣乱。

对于我个人,我的经验是,只要看到外面的天气是雾蒙蒙的,我就一定会考虑湿气的因素,要么湿热,要么寒湿,这样做命中率极高,这是经验,提供给大家。

同时,我们要看舌苔,如果舌苔铺满了舌体,覆盖面积比平时要大,就可以高度怀疑是湿气为患了。我们管这种舌象叫“舌苔满布”。同时,湿气重还会舌苔变得很厚,上面唾液很多,另外,舌边还会出现齿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牙齿印,这都是湿气重的表现。总之,大家平时要习惯观察自己的舌象,这样才能知道最近的变化,这对我们调理身体是很重要的。

其他的,就是症状了。湿气重的人,会头经常晕晕的,越是雾蒙蒙的天气,就越是头晕,甚至昏昏欲睡的;同时,湿气重的人,脾胃会有问题,感觉胀闷,食欲不佳,咕噜咕噜有水声,吃点东西肚子就胀,大便不成型;然后四肢困倦,无力,总想躺着才舒服等等……

Q:那么,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个特殊的湿气重的夏天,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最重要的,是保护我们的脾胃,因为中医认为脾属土,土克水,只有脾土强壮,才能化除水湿,这个问题在夏天尤其重要。所以今天我给大家写一些保护脾胃的健康建议。

清淡饮食,拒绝寒凉

首先,我们保护脾胃,夏天尽量不要吃太咸,不要喝冰水凉水。

夏天的天气热,大家都会觉得喝冰水舒服,这是人之常情,可是,对于脾虚之人,这样会伤到脾阳,导致脾气更虚,水湿更重。正所谓“痛快一时,贻害无穷”。

另外,夏天注意饮食不要滋味浓厚,要清淡,尤其不要咸。如果滋味浓厚,很咸,我们就要多喝水来冲淡它,夏天本来出汗多,就更要喝水,甚至喝很多水也不解渴。我见过这样的朋友,晚饭吃咸了,然后饭后喝得肚子胀大,居然还是口渴。这样就会加重水湿,导致水湿困脾。

所以,夏天保护脾胃的一个重要措施,是要“会喝水”:不喝冰水,吃得清淡。

学会艾灸,温补阳气

另外,要学会艾灸,温补脾胃的阳气,如果更深入一层,可以温补肾气。

记得宋代的大名医许叔微,自己就曾经讲过自己患腰疼,原因就是“淮南大水,城下浸灌者连月”,也是发大水,城里都被灌水了,和我们今天很多地方的情况类似。在这种湿气很重的环境中,许叔微突然“脏腑不调”,肚子里有水声,像怒吼一样,持续了好几天,他自己给自己调理好了。可是,却从此腰疼,疼得洗脸都弯不了腰。自己开方服药却无效,最后许叔微思考,这一定是寒湿捣乱,于是就选用艾灸的方法调理,艾灸肾腧穴,然后配合服了一点药,这个腰疼就好了。

实话实说,在冬天的时候,北方艾灸并不方便,因为脱衣服容易受寒,可是在夏天,大家可以艾灸,比较方便,这是强壮脾胃,提升阳气的好机会,对于寒湿重的朋友,这是非常有效的调理方法。

运用食疗,调补脾胃

另外,如何应对夏天的湿气,我的建议就是适当地吃一些五谷杂粮,调补脾胃。

我们现代人,吃的食物的品种,已经和古人相距甚远,我们今天以细粮为主,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粮食。这样,其中一些有益的饮食精微物质,已经损失掉了,这对我们的脾胃,和全身正气的生成是有一些影响的。现代人身体的很多问题,也是与此相关的。

所以我经常想提倡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食用五谷杂粮的生活方式,中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如果您没种过地,可能对这话没有理解。如果亲自种过地,体会过这个过程,就能理解这句话了。我们的生命,无法离开空气,离开大地,所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而五谷杂粮,就是我们与大地保持联系的重要部分。我们中药里培补脾胃的人参、白术、茯苓、怀山药等等药物,来源于大地;滋养脾胃的五谷杂粮,各种豆类谷类,无不来自于土地。

所以,我们要保持健康,应该恢复和大自然的联系,应该改变主粮精细化的状态,多吃五谷杂粮,让我们的脾胃,能吸收到更多的饮食精微,这是培补脾胃的重要的步骤。

在这里面,我尤其要给身体有诸多问题的朋友提个建议,那就是如果要恢复身体,就真的要让脾胃强壮起来,因为脾胃为我们身体的后天生化之源。自古以来,中医就特别重视脾胃的功能,因此才有“补土派”的出现,而这种调补方法,也被誉为“医中王道”。

本文来源:http://www.sh-dupont.com/yangsheng/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