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dupont.com--养生】
文章来源:香薷/罗大伦频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qaePe7e6KBs-IkqOB3k0MQ
炎热的天气里,真想大口地喝上一碗酸梅汤,一杯柠檬汁,好像只要想想就可以很解渴呢!
中医小白:“真是奇怪啊,为什么望梅可以止渴,想想柠檬就可以口内津液泛滥呢?”
中医说:“酸甘可以化阴,酸可生津止渴。炎热的夏季加速了津液流失,于是,聪明的身体就告诉我们:多吃一些酸酸甜甜的东西,这样可以补充津液。”
看到这里,您会不会也想吃上一口酸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可以养心补肾的“酸味药”——五味子的用法。
什么是酸味药
品味一道菜肴时,您会考虑它的“色、香、味”,而衡量一味药,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它的“性与味”。
入口而知其味,入体而知其性。
味也就是滋味,食物亦或药物吃到口中,我们就可得知它是酸是甜,这就是“味”。中医将药物之味划分成:酸、苦、甘、辛、咸五种,与五行、五脏相对应,又代表五种不同的功能作用;性,为“寒、热、温、凉”四种属性,古称“四气”,就是食物进入到身体后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比如吃了西瓜我们会觉得凉,吃了榴莲会觉得热,这就是食物的“性”。
正如,《神农本草经》中所言:“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今天我们要说的五味子就是酸味药的代表,讲五味子之前,我们就先来说说“酸味”有哪些特点。
其一,味酸者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敛肺气而止咳嗽,固表而止汗出,涩肠而止泄泻,固肾经而涩精止遗(遗尿、遗精),固崩止带(崩中漏下、白带过多)。
其二,味酸者善入肝经可以养血柔筋而止痛,可以敛外溢之肝阳而顺气,可以散肝木之风热而降火,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注云:“热盛于经而不敛者,以酸收之。”
其三,酸苦相配能涌泄痰涎,酸甘相合能化阴生津,酸辛相配可调和营卫、养血调肝。
五味子
宋代药学家苏颂说:“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见也。”五味子之五味兼备,而酸独胜,清楚了酸味药物的特点,我们再来说五味子,或许会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入肺、心、肾经。具有益气生津,收敛固涩,补肾宁心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1、夏季乏力
药王孙思邈说:“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困乏无力,无气以动,与黄芪、人参、麦门冬,少加黄檗煎汤服,使人精神顿加,两足筋力涌出。生用。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
孙思邈为唐代医家,他所记录的五月、六月,当为传统历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也就是夏至、小暑节气左右。
这个季节人们最容易乏力、困倦、没精神,这种没状态可不是痰湿体质的人才会出现,也不是一瓶脉动就可以召唤回来的。这种困倦,是由于一种人体顺应大自然的生长之气,而导致发散太过的一种表现,如果身体本就有些气虚、阴虚,此时困倦的表现就会越发明显。
我自己就很有体会,春天时家里孩子拉着我出去玩,我可以随叫随到,跟着她一起跑一起疯。可夏至一过,我就明显地不爱动,更别提跟她一起疯跑了,就连出门都变少了。
这样的困倦虽然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理表现,但太过疲倦还是需要调节一下的。药王孙思邈告诉我们,发散太过需要适当收敛,当服五味子。
而原文中的“生用”不是让我们干嚼生的五味子,这里的“生”是与“炮制”相对的,是指未经醋制、蜜制的生五味子。
所以,如果您会疲劳、没精神,可以在午后的夏季泡上一杯酸酸甜甜的五味子饮。如果您不止疲倦,还会经常乏力、不爱说话,口干口渴,那就在五味子饮中加上人参和麦冬。
人参、麦冬、五味子,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没错这就是益气养阴、敛汗生脉的“生脉饮”。疲惫的时候来一支,又是元气满满的自己。
2、自汗、盗汗
夏季绝不是一个治疗汗证的好时机,但夏季也是汗证愈发加重的时候,总不能眼见着汗越出越多啊,毕竟“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心气心阴受损,心烦也是会越发明显的。
那要怎么办呢?我觉得,重用五味子配炙甘草就是很好的办法,既可酸甘化阴而滋养心肾,又可收敛津液,可选蜜制五味子50克、炙甘草10克(一日用量)。
3、久咳虚喘
酸味之剂,可敛肺止咳,我们一起来看看温病学家王孟英是怎么使用的。
范某,女,50岁,有慢性咳嗽史,在戊子年秋天,劳累后突然吐血,血为鲜红,量多,病势危急,家属急请王孟英来诊,孟英诊后认为,患者左右脉都无力,但右脉重按更加无力,
处方:正潞参二钱五分,五味子二钱,炒白术一钱五分,云苓片二钱,炙甘草一钱,黄芪二钱五分,山茱萸二钱,山药二钱,苏梗二钱,陈木瓜二钱五分,酒炒白芍二钱。
上方服用5剂后血止,改用阿胶、熟地黄、山萸肉、紫石英、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甘草、大枣熬膏服用一月后痊愈。
见到咳嗽之症,大家能想到的定是“止咳平喘”,此类药剂要么是像紫苏、半夏一样的辛温发散之品,要么则是像川贝一样的苦寒定喘之剂,而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对阴液有所损耗。
王孟英为温病学派,最知阴液的重要,所以他采用“酸甘化阴”之法,起到滋阴镇咳之效,真的是很好的思路。
医案中的病人因气虚不能固摄血,而出现咳嗽、咳血之症,看似在血分,实则为气不固,气虚伤阴之证。所以治疗时选择四君子汤、黄芪、山药以益气固本,而重用五味子、木瓜、白芍等酸味之剂,起到酸甘化阴之意。治阴虚而不用滋阴之剂,酸甘以为阴。
这大概就是《注解伤寒论》中所言:“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的意思了。
要注意的是,五味子治疗的咳嗽,一定是那种咳嗽音量小,又总是咳,午后夜晚加重,咳嗽时兼见喘促,但不见痰的那种肺肾气虚的咳嗽。咳嗽初期或者有外感症状时,不建议单独使用五味子。
看到这里定有人会问:“五味子也有南北之分呀,要怎么选呢?”
《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