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文 /

【www.sh-dupont.com--博文】

     前言:本文以购买“大连市有轨电车110周年纪念邮票”经过为引,讲述了我与大连有轨电车结缘的往事点滴。

    2019年9月25日早晨,我的一位好友起个大早,来到人民广场附近的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排队,为我俩申购“大连市有轨电车110周年纪念邮票”。主办方为维持销售时秩序,为先到者发放申购顺序牌,当我抵达销售地点时,门口已聚集二三百位集邮爱好者,好在好友来得早,提前领到双份顺序牌,九点钟时,我俩第一拨就被请领进销售房间,如意购买到一套由中国邮政限量发行、以《向日葵》为主票,寓意欣欣向荣主题的纪念邮票。其中12枚附票包含了12款大连市有轨电车的经典车型及涂装式样,还附带二张盖戳明信片。据了解,该套邮票是经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授权后,由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高华云老师参考历史资料设计完成,高华云老师还在现场为大家在邮集本上签字留念。(图01-04)


图1-4:大连市有轨电车110周年纪念邮票

     说起大连有轨电车,记得六十年代中期,当我远渡重洋北上求学,首次踏上大连这块土地,下船后映入眼帘的交通工具居然是一辆形如长方体木盒、长着“大辫子”的有轨电车。更想不到的是,这些在路轨上跑起来摇摇晃晃的有轨电车居然相伴了我几十年。记得当时大连有轨电车共有七条线路(黑石礁至沙河口火车站,沙河口火车站至周水子,沙河口火车站至大连火车站,大连火车站至海港码头,解放广场至中山广场,青泥洼桥至老虎滩,青泥洼桥至寺儿沟),几乎贯穿了全市主要城区的主马路,除了少数几路公交汽车和无轨电车外,有轨电车是名符其实的市内主力交通工具,它成为了大连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05)


图5:大连仿古有轨电车外貌

      正如以上纪念邮票所示,大连有轨电车已有110年的运行史。据资料介绍:1909年9月,满铁运输部电气作业所在当时已处于日本统治下的大连开通了第一条有轨电车试验线路,标志着大连有轨电车和公共交通的开始,使大连成为全中华地区最早拥有有轨电车和公交的城市之一。该线路由电气游园(原动物园,今中心裕景)经大正通(今中山路、人民路)至大栈桥(今港湾桥),单程2.45公里。车辆为30台11型电车,车体由美国布列斯顿制造,底盘由英国蒙天吉布森制造,电气部分由德国制造,为木制复车台,每辆车定员72人,满载145人,当时俗称“美国大木笼子”。此后不断开辟新电车线路,于民主广场和解放广场建成两座轨线所。至1945年,电车共有11条线路,三个营业所,两个维修厂。

      解放后,在很长一段年月,大连有轨电车车厢外形和结构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好在不要求高速行驶,加上车厢宽敞、装客量多,仍然能够满足市区的交通需求。说起电车的操纵很有趣,司机操纵位置紧靠二个边门,不仅开车还管开关上下门(手动)、收验车票和招呼乘客上下车。驾驶室只占居中窗梯形状的一小块地盘,由于电车为双向驾驶,司机坐的位置也可坐乘客。我上车后喜欢站立在驾驶室横杆旁边,透过侧窗玻璃,不仅可以正面欣赏路轨二侧风光,还可以注视司机的驾驶方法,其驾驶方法很独特,司机用左手摇着电流控制器手把,右手掌控刹车手把,一只脚用于踏响汽笛喇叭,发出“呜呜”的声响。车厢里靠窗有四行木制长排椅子,座椅上方有四排镀铜横拉杆,拉杆上相隔一定距离装有皮绳吊环,供站立的乘客手把扶之用。直至现在,我还觉得这些吊环拉手设计挺科学,一是吊环比较低,可供不同高度的乘客握住;二是当电车紧急刹车时使站立乘客具有反方向的缓冲作用,防止相互碰撞。另外,车厢里的通风也好,座椅二侧窗都可以打开,到夏天,只要再将驾驶员两侧玻璃窗拉下,整个车厢空气流通,相当于安装了一个大空调。(图6-8)


图6-8:大连仿古有轨电车车厢内部

     我的母校大连理工大学(当年称大连工学院)主校址在凌水桥。我和我的同学大多是穷学生。周日上市区买点啥,舍不得花二角钱坐2路公交车,便翻过校园东门外的小山步行到黑石礁终点站乘坐2路有轨电车,只花四分钱就可到西安路二百商店、民勇市场,或者再多花四分钱从解放广场转另一路有轨电车到青泥洼桥市中心。我们在校五年中最频繁乘坐有轨电车是在实习阶段,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半从居住的一二九街三宿舍出发,到火车站前乘坐2路电车先后期到大连机床厂、二机床和玻璃厂实习劳动。由于早上正是上班高峰,我们被挤在车厢人群中,手把着吊环,闭着双眼,身子随电车颠簸摇晃,甚至将脑袋枕着别人肩膀,继续做着凌晨未做完的梦。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在大连一家国有大企业工作,从居住的集体宿舍到婚后分配的住房都离开企业不远,故上班改骑自行车或步行。然而,在我们小家庭的生活中,有轨电车仍旧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记得我爱人怀孕快生的时候,我陪着她乘坐1路有轨电车到铁路医院(当时市区没有出租汽车)去接生;女儿出生后经常生病,我们乘坐有轨电车去儿童医院诊治;当时国家经济困难,蔬菜也发证供应,我们乘坐有轨电车将海边捡的海菜拉回家里晒干食用;家里来了客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也是有轨电车,那年我母亲从上海来大连帮助照顾女儿,一个星期日,我们全家乘坐有轨电车到老虎滩游玩,下车后,在车站旁边照了一张全家照片至今还珍藏在我们的相册。

     最使我难以忘怀有一年,我们全家在上海过完年乘坐远洋轮船返回大连,不巧半途遇到大风,轮船只能在青岛港避风,等风小驶回大连时已经是半夜时分。当我和爱人肩背手拎大包小箱、领着五岁女儿走下轮船走出检票口,只见有轨电车正在等待着我们,那时刻真有一种“危难遇救”的感觉,上了车来如同回到了家。大约到1977年,随着市区客运交通的发展,由于有轨电车噪音大、占道多的原因,通往海港等处有轨电车路轨道拆除,只有201、202和203路有轨电车保留了下来。其实我对此举很有异议,但也无可奈何。当时,某剧组在大连拍摄一部叫“午夜有轨电车”电视剧,我曾跟同事说起,此部剧中演员可没有我午夜下船“得救”的感觉。试问,在哪一城市的交通工具能够保持行驶至凌晨一点多、清晨四点又开行?而且能比有轨电车更环保、更安全、更辛勤为市民们服务?

    世界上巧的事儿有不少,1997年单位分配住房,我分到的住宅紧靠201路有轨电车行驶线路道旁。当时有人跟我说:靠着电车道噪音大,而我与爱人却不以为然,有二方面原因,一是我俩神经系统没病,有点动静不影响睡觉。二是与有轨电车有缘分,用我爱人的话来讲,咱出门就是廉价的“出租汽车”。更巧的是,我们住进新房不到一年,市政府投资对保留下来的三条有轨电车的轻轨轨道整修,不但平整了路基,把短轨更换成长轨,以减少行驶时噪声(如今已听不到“叮当”声响)。还陆续投入近百台现代双节有轨电车和仿古单节有轨电车(仅在201路线路运行)。现代有轨电车的外形很漂亮,内部设施也很完美,运行更加平稳,装客量更多和舒适。仿古电车则展现原有轨电车的历史风貌,由于其车厢为单节,装客数量比现代电车少,在夜间或稀客时段运行,可节约人和物资源。可以这样说,有轨电车的改造不仅扩展了为市民服务的交通线路,而且给大连这座海滨城市增加了新的景色。(图9-12)


图9:大连201路双节现代有轨电车外貌


图10:大连201路双节现代和仿古有轨电车外貌


图11:大连双节现代有轨电车车厢内部


图12:大连202路双节现代有轨电车外貌

     2007年12月,大连201路与203路有轨线路合并,线路名称改为大连公交201路,可从兴工街直通到寺儿沟的海之韵。2002年12月,202路有轨延长线开通,可从兴工街直通到河口。2009年5月,202路轨道线路延伸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5月,此延伸工程开通试运营,线路运行区间为蔡大岭站至旅顺新港站。2017年10月,上述延伸线路更名为大连地铁12号线。沿旅顺南路经高新园区、大学城、旅顺开发区,终点至羊头洼港,全长42.66公里,这可是有轨电车线路的大幅度延伸。再加上新修建的从市区通往金石滩的地铁3号线,让有轨电车的线路延伸区域更加广阔,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图13-15)


图13:大连原名202路延伸线(现称12号线地铁)外貌


图14:大连原名202路延伸线(现称12号线地铁)车厢内部


图15:大连地铁3号线外貌

     2008年6月,我女儿、女婿从加拿大回国探亲,我陪着他们乘坐了201路有轨电车直达海之韵公园,一路上享受着空调,观赏着城区的风光,10.8公里的路程,车票仅为2元。2015年回连探亲,我又领着他俩一起乘坐202路延长线电车到旅顺游览,女儿看到沿海岸跨海穿洞一路美丽景色,以及每个站台完备的候车设施赞不绝口,说家乡的有轨电车发展变化令她很自豪,比起只有二条半地铁线路的多伦多不知好上多少倍。他俩车内外拍摄了许多照片,说返回加拿大后,要将大连有轨电车的变化讲给那里的大连老乡们听,让他们了解到家乡日新月异变化,同时也为家乡的建设成就、美丽风光作旅游广告宣传。
 

(完)

本文来源:http://www.sh-dupont.com/bowen/5673.html